微水泥值得做嗎?真的防水嗎?用在浴室或地板會不會不好保養?如果這些問題曾在您腦海裡出現過,那這一篇一定要看下去。

 

這幾年微水泥越來越常出現在住家、商務空間、甚至老屋改造裡。這篇文章會從實際使用的角度出發,帶您看看微水泥有哪些優點、限制,以及它是不是適合您空間的選擇。

 

 

微水泥是什麼?適合哪些空間使用?

第一次聽到微水泥,可能會以為它就是一般水泥的另一種名稱。

但其實微水泥(Microcement)是一種兼具裝飾性與實用性的材料,這幾年會被越來越多人選擇,不只是因為它好看,而是剛好符合現在對空間質感與細節的重視。

 

微水泥的材質與成分

它的主要成分是水泥、礦物粉體和聚合物樹脂,調和後會形成一種薄塗型、附著力很高的塗料。

不同於傳統厚重的水泥,微水泥通常只需 2~3mm 厚度就能穩穩附著在多種基底上,像是磁磚、木板、水泥、甚至金屬表面。

因為夠薄、夠服貼,它的施工靈活度也很高,適合各種空間造型需求。

 

微水泥和一般水泥的差異

與一般水泥最大的不同,是微水泥更講究表面表現。除了有自然的霧面質感,也能做出像石材、金屬感等細膩紋理,色彩選擇也更多,能根據空間風格調整。

加上防水、無縫的特性,讓它不只是好看而已,也很實用。

 

微水泥常見的應用空間

因為可以直接施作在原有牆面或地板上,微水泥常被用來做室內牆面地板廚房檯面浴室整體造型。

不管是家裡的乾濕分離浴室,還是商業空間的櫃體包覆或背景牆,這種材質都能讓空間看起來更乾淨俐落,整體感也更強。

 

微水泥

 

微水泥地板好不好?居家與商業空間都能用嗎?

微水泥地板不會像磁磚有明顯的接縫,也不會像木地板怕濕氣,一體成型的表面設計,看起來乾淨、踩起來也有一點溫潤感。

 

實際表現中,微水泥地板有三大優點最常被提到:

  1. 不容易打滑:尤其是做成霧面處理後,踩感穩定。
  2. 好清潔:沒有縫隙也就少了積灰塵的死角,用乾拖把擦拭就能維持整潔。
  3. 維護容易:一般日常使用下,不太需要擔心刮傷或磨損。

 

不過在做微水泥地板之前,關鍵是要注意基底狀況。如果原本的地面有空鼓、裂縫或潮濕問題,還是建議先處理好,才能讓後續的施工附著得更穩,延長使用壽命。

 

微水泥適合哪些場域呢?

像是家裡的客廳、走道、開放式廚房,或是想要一致風格的樓梯與玄關,都是微水泥地板常見的應用場景。

而在商業空間裡,咖啡店、展場、選物店等也常選擇它來營造乾淨、有個性的空間氛圍。

 

微水泥浴室防水嗎?適合乾濕分離空間嗎?

很多人在考慮微水泥時,會特別關心一件事:它真的防水嗎?用在浴室會不會滲水?

 

其實微水泥能不能防水,不只跟材料本身有關,更重要的是整體施工方式是否到位。從底層處理、防水層鋪設、材料塗佈到最後的保護層,每一步都要做得紮實,才能讓它在濕區環境中穩定使用。

 

在空間應用上,最常被用在浴室牆面與地板,尤其是乾濕分離的濕區。它能直接鋪設在原有磁磚或防水層上,厚度薄不需要拆除太多結構,對舊屋改造或空間坪數有限的浴室來說,算是蠻理想的選項。

 

除此之外,由於微水泥沒有接縫,因此牆與地面可以一體成型,少了矽利康與磁磚縫,就少了積水、發霉、黑邊這些清潔上的困擾,視覺上也會乾淨很多。

 

微水泥施工時間要多久?完工流程一次看懂

微水泥的外觀簡潔俐落,但背後的施工流程,其實比一般乳膠漆或磁磚還講究。

每一層看似輕薄,都是靠層層堆疊與細節處理完成的,因此施工時間不算短,但也不至於太長。

 

微水泥施工流程步驟

 

微水泥施工流程步驟

以下是一般常見的施工流程(以地面為例):

  • 地面整平:先確認地面平整、穩固,這是所有步驟的基礎。
  • 滾塗底漆:在基底塗上底漆,有些區域會先批一層灰,遮蓋原本顏色,讓後續施工更穩定。
  • 鋪設玻璃纖維網:防止後續出現龜裂,尤其是基底有接縫或熱脹冷縮情況的空間更建議施作。
  • 粗土微水泥(第一層):由師傅使用粗土抹鏝底層,作為打底用,可增加後續的附著力。
  • 粗土微水泥(第二層):等第一層全乾後,再施作第二次,補強整體厚度。
  • 打磨整平:乾燥後進行細磨,調整表面平整度與紋理均勻度。
  • 細土微水泥:使用細土抹鏝一層後,待全乾再上第二層,粗土和細土皆施作二次。
  • 打磨順平:以砂紙修磨到理想,確保表面平整、線條順暢。
  • 塗抹封孔:待表面乾淨且乾燥時,使用微水泥適用的封孔劑塗抹表面,並在間隔 4~6 小時上第二次封孔劑。
  • 滾塗面漆:在間隔最後一道封孔劑滿 12 小時後,上一層面漆,待 12 小時乾燥後再上第二層,加強保護表面。
  • 乾燥:以化學乾燥的方式,靜置養護 3~7 天。

 

每個步驟看似單純,但實際操作時都有明確的比例、乾燥時間與技術要求。其中像是玻纖網的鋪設方向、批刮厚度與乾燥間隔,都是決定後續是否穩定的關鍵。

 

施工時間的影響因素

一般住宅空間施工時間大約落在 3–7 天,會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而浮動:

  • 面積大小
  • 天氣濕度
  • 施作層數厚度
  • 現場人力調度

 

施作期間的空間使用限制

除了施工時間本身,還有一個常被忽略的細節是:施作期間的使用限制

微水泥不是那種「今天刷明天就能住」的材質,像是地板施作完成後,至少要靜置 24 小時以上才能踩踏;

保護層完全乾燥前,也不建議碰水或放置重物。如果是整間浴室或廚房施作,可能就需要暫時封閉、避免使用,這部分需事前和施工團隊確認。

 

微水泥優缺點比較:您該知道的使用前注意事項

在開始動工之前,先把微水泥的特性看清楚,會比事後懊惱來得實在。

它的質感確實吸引人,不過這種材料本身也有一些使用前必須知道的限制。

 

微水泥優點

多數人會選擇微水泥,往往是看中了它的無縫表面。牆面、地面、檯面能夠視覺上連成一體,尤其適合喜歡極簡、現代或侘寂風格的人。

 

除了外觀,它的功能表現其實也不錯。

  • 防水性佳:適合浴室、廚房等濕區使用。
  • 可耐踩踏:日常使用下不易出現刮痕或脫落。
  • 不挑基底:可施作在磁磚、水泥、木板等材質上,適合老屋改造。
  • 方便清潔:因為表面無縫,無積垢黑邊的問題。

 

對於想讓空間「乾淨俐落、不被材質切割」的人來說,微水泥提供了一種很直覺的整合方式,既實用又有設計感。

 

微水泥缺點

但每個材質都有它的限制。微水泥並不是完全零缺點的選擇,在施作之前也要知道:

  • 價格不低:微水泥的施工不像一般油漆刷一刷就好,它是一層一層慢慢做出來的,多數需要專業施工人員處理,人工成本也會反映在預算上。
  • 不適合急著完工的人:從底層處理、防水、塗佈到上保護層,每個步驟都需等乾燥,通常整體施工需要數天以上。
  • 施工要求高:成品的細緻度與均勻度,幾乎全仰賴師傅的手感與經驗,對工班的穩定度與細節敏感度要求相對高。
  • 對濕度與基底條件敏感:像基底太濕或環境悶熱,都可能影響附著力或表面表現。一般會建議基材的含水率控制在 8% 以下、施工時的濕度不要超過 75%、溫度最好在 15 到 35 度之間,這樣做出來的成品才會穩定。

 

微水泥壽命與長期表現

微水泥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,因表面有塗層保護,不容易變色或起皮,使用壽命可達 10~15 年以上。如果前期施工紮實、後續使用習慣良好,它的表現都是很穩定的。

 

當然,長期下來還是建議定期檢查表面狀況,尤其是濕區的牆地交接處。若覺得保護層變薄或不滑順,可以重新上一次封層保護劑,維持防水與耐用效果。

 

5 個微水泥保養小撇步

微水泥雖然以防水、無縫好清潔著稱,但想要它真的美感長久不打折,日常保養還是少不了。

以下 5 個是保養微水泥需掌握的重點:

 

微水泥保養

 

避開強酸強鹼,選對清潔用品

微水泥表層通常有保護塗層,如果使用含鹽酸等強效除垢劑,會腐蝕這層保護膜,導致表面失去光澤、甚至變色。建議使用 pH 值中性的清潔劑,搭配柔細的海綿或抹布清潔即可,避免鋼刷或菜瓜布直接刮磨。

 

廚房區域注意高溫

如果微水泥是用在廚房檯面或中島,需注意高溫鍋具、電磁爐背板等物品,因劇烈的溫差可能導致保護層白化或留下痕跡,建議搭配矽膠或木質隔熱墊使用,是保護檯面最簡單的做法。

 

每年雨季前做一次防護加強

尤其是窗框、落地窗、外推面這些易積水的區域,可以重新塗佈一次滲透型防護劑,防止水氣滲透進層材內部造成剝落或粉化。濕區使用的微水泥,建議定期觀察是否有起泡或變色徵兆。

 

定期保養,維持表層表現力

依照空間使用頻率,約 3~5 年與漆作團隊預約一次微水泥維修養護服務,能幫助維持防水效果。特別是常踩踏的地板區域,經過補強,能延長使用壽命。

 

刮痕與破損需預約維修

如果出現明顯劃痕或邊角剝落,雖然坊間聽聞可 DIY 用細砂紙打磨或塗抹專用修補膏。但由於修補微水泥的過程,需要倚賴專業判斷,以及加入硬化劑等化學物質,一般沒有經驗的民眾較難掌握眉角,還是建議預約漆作工班,交由專業技師處理,避免出現明顯色塊或更明顯的修補痕跡。

 

穎采漆作|讓每一層都值得被信任

  • 想做微水泥,卻不知道地板、牆面適不適合?
  • 聽說需要保養,會不會用沒幾年就壞了?
  • 怕找錯工班,花錢卻做出來跟想像差很遠?

 

這些問題,我們懂。因為在實際施工現場裡,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擔憂。

 

穎采漆作專注於微水泥與特殊塗裝,從基底處理到保護層封面,每一步都細看每一層怎麼做、怎麼用得久、怎麼保養得輕鬆。我們不追求快,而是追求一致、準確、耐看。

 

不管是:

  • 想試著在浴室打造無縫濕區
  • 打掉磁磚改造廚房視覺
  • 或只是想讓家裡的地板看起來更簡單、更乾淨

 

我們都能依實際的空間與您在意的使用習慣,提供不一樣的建議與做法。

歡迎官方LINE洽詢,提供您的空間需求,我們會協助評估材質與施工可能性給您。